![]() 二环高架桥墩上布满爬山虎,绿意盎然。本报记者 吕甲 摄。 爬上二环高架桥的55万株爬山虎、小区居民们用阳台打造出的空中花园、成都公厕“穿”上的“绿衣”……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立体绿化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见缝插绿”地提升着城市的景观,为成都增添“绿”的风情。 推荐点位:二环高架桥墩 推荐人: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绿化处副处长吴江 55万株爬山虎“染绿”二环高架 盛夏,成都二环路高架桥下的一片片绿油油的植物,让市民赏心悦目。这些植物就像一件件绿衣,把柱子装扮得绿意盎然,给市民带来丝丝凉意。 为了美化桥墩,打造更加生态的城市景观,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在二环路条件适宜的高架桥墩下栽植了攀附力强的植物——爬山虎。据统计,二环路高架桥共计3500余个桥墩,约有2900个桥墩栽植了爬山虎,共栽植55万株。 “近期,还将对不影响交通的桥墩加植爬山虎,基本达到全覆盖。” 吴江介绍,目前,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正在制定《成都“中优”道路、游园、立体绿化景观提升详细规划》,拟在我市扩大范围后的“11+2”中心城区的其他立交桥,推广栽植爬山虎,提升城市生态景观。 经过3年的生长,二环路爬山虎景观效果已初见成效。为了让立体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2016年再次对二环路和三环路的爬山虎生长情况进行梳理、补栽。2016年底,二环路、三环路已有4280个桥墩栽植爬山虎,绿化面积共计19万余平方米。 推荐点位:滨江西路立体绿化公厕 推荐人:滨江西路市民陈家林 “熊猫公厕”穿上“绿衣” 最近,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位于滨江西路的公共厕所墙面穿起了“绿衣”。厕所正面的外墙上还用植物装饰成了熊猫造型,被附近市民亲切地称为“熊猫公厕”。“如果没有‘公厕’两个字,还以为是什么景观设施呢!” 这是家住滨江西路的陈家林大爷的切身感受。 “对植物的选择,除了考虑四季常绿,也考虑了色彩变化和植物的形态。”锦江区督院街道办事处城管园林科科长陈小兵介绍,比如,红叶石楠、火焰南天竹都比较艳丽,而鸭脚木、吊兰、肾蕨等植物四季常绿,所以一点也不用担心这座公厕在冬季会变得不漂亮。据悉,接下来,我市还将逐步推广公厕垂直绿化试点范围,以节约土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质量,美化生活环境。 推荐点位:肖家河崇德园 青砖飞檐的老建筑旁,沿河而坐,一杯盖碗茶,三五街坊话家常……肖家河崇德园流溢出来的“老成都味儿”,常常引来游人到此品味地道成都生活。如今,这个“颜值爆表”的小街巷代表,又有了新变化。街道对一面长约60米的小区围墙外立面进行了立体绿化,提升了外墙的“颜值”。 据肖家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李琦介绍,以前小区外墙边是一个封闭的小道,堆砌了很多杂物。近来,街道对崇德园景观进行了提档升级,打通原本封闭的小路方便市民通行。同时,还进行立体绿化,种植了360株佛肚竹,给崇德园增加了一些文化味儿。 部门声音 鼓励市民参与 推进城市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在基本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可起到拓展绿化空间、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多方面的作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绿化处副处长吴江介绍,接下来,我市还将加大立体绿化范围,在立交桥、屋顶围墙、人行天桥等地实施立体绿化。 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按照《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和城市绿化“全面增绿、应栽尽栽、见缝插绿”的要求,成都市正着手起草《关于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编制《成都市立体绿化导则》。“《导则》预计近两个月内出台,包括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窗台绿化、阳台绿化等,将从种植设计、管护技术等方面进行引导。”吴江介绍道。滨河两岸,十几种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植物点缀其间。在河道两侧,新建的两座拱桥将河道两岸融为一体,青砖飞檐、绿意盎然。“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大立体绿化面积,提高生态质量。同时,还将对河边两岸绿化进行提档升级,把崇德园真正打造成一个属于市民的‘城市阳台’。”该工作人员说。 此外,还鼓励社会单位和市民群众在符合建筑安全荷载和防水处理的前提下,按照《成都市立体绿化导则》,在工作和生活区域开展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建设。 成都市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刘晓莉: 立体绿化可改善城市生态 “立体绿化较传统城市绿化灵活多变,为高密度的城市提供了绿色空间。”成都市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刘晓莉谈道,立体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生态,优化城市生态结构,净化城市空气,丰富城市建筑界面,尤其在城市中心区更为显著。 在实施立体绿化过程中,对于植物的选择又有哪些讲究呢?刘晓莉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植物各生态功能强弱不一,可以根据每种植物各项生态功能的强弱进行植物配置,植物配置越丰富,其各项生态效益值总体趋势也越高。“在今后的立体绿化建设中,只要实际空间条件满足,可以合理地采用乔灌草藤的配置模式。其次为乔灌藤配置模式,再次为乔灌草配置模式。” |